近來,關于車內空氣質量引發的糾紛、訴訟日益增多,但由于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和制度標準的嚴重滯后,消費者在維權時困難重重,如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數百車主“狀告”奔馳車內異味重卻維權無果事件,從一個層面表明了國內出臺相關標準制度的迫切性。
2012年3月,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出臺了《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該《指南》填補了國內機動車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的空白,使國內一直處于無法規、無標準、無監管“三無狀態”的機動車車內空氣質量有了一個“國標”。但是,由于《指南》屬推薦性國家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其規范作用大打折扣。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由于中國沒有一套強制控制標準,因此導致了大量外國品牌汽車在中國投放的產品與在歐美投放的產品標準不一致。他建議中國車內空氣質量標準應當盡快實現與汽車發達國家接軌,并加速《指南》向國家強制性標準轉變。
美國
日本
德國
相關規定包括:(1)汽車本身、裝在車內的塑料配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需符合德國“藍天使”環保標志的要求。(2)車內裝飾,坐套墊、膠粘劑等裝飾材料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須低于“德國三級車內環保標準”,比如車內甲醛含量不能超過0.08mg/m3。(3)汽車銷售前還必須經過有毒空氣釋放期。
另外,德國鼓勵使用天窗。由于污染空氣一般是從汽車風口流入,再從車尾風口流出,在這過程中會有微量的污染空氣滯留在車內,并且在車內形成環流,這時車內的污染是車外的10倍。因此,德國一半以上的汽車設計了天窗,依靠汽車在行駛中氣流在天窗頂部的快速流動而形成車內的負壓,將污染分解在通風口,以空氣補充的方式進行通風換氣。
德國汽車非常重視車內空氣凈化器的配備,使用蜂窩回流式的空氣凈化器效果更明顯。為了徹底抗菌,德國也使用目前流行的汽車抗菌凈化新技術——光觸媒技術。還有,德國的很多車子都配備PCP定鈦子,將車內污染物VOC有效分解,使有害氣體無害化,避免車內細菌、病毒交叉感染,保持車內衛生。
2007年6月5日,韓國建設部頒布了“新規制作汽車的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標準”,該管理標準規定了新生產車的揮發性污染物排放檢測方法和標準。韓國汽車通過高科技自動監測車內空氣質量,高檔車一般配備AQS空氣質量傳感器,一旦車外的空氣質量超標,AQS會自動切斷風門,阻止廢氣流入車內。
俄羅斯早在1999年制定并實施了P51206-98號“車輛車內污染物評價標準及方法”的國家標準,把駕駛室中的CONONO2C3H4O的最高濃度分別作出限制,以控制車內空氣的污染。